《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简介
一、 课程发展沿革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是适应工商企业发展需要,为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而设立的课程,授课对象为我校管理类和经济类专业学生。本课程于1998年由李桂华教授(现中央民族大学)为企业管理专业首次开设,2000年面向全校其他专业选修。2002年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首次招生,该课程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其他管理专业、经济学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全校学生的素质选修课。
经过10年课程建设的积极探索、教学实践经验的大量积累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的深入研究,该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推断和学术前沿的把握日趋成熟。2007年,《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二、课程教学队伍
1、基本情况
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3人。
从职称结构看,教授2人,占成员的15%;副教授5人,占38%;高级职称占团队成员的54%;讲师4人,占31%;助教2人,占15%;
从学历结构看,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0人(其中1人为在读博士),硕士以上学位占成员的92%,成员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
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的1人,占7%;41~49岁有6人,占46%,30~40岁4人,占31%,30岁以下2人,占16%,年龄结构合理;
从学缘结构看,3人毕业于内蒙古大学,1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人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3人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1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1人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1人毕业于西北大学,1人毕业于兰州大学,1人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学缘结构合理。
2、科研与获奖
近五年来,团队成员承担各级科研课题和教学课题20项,出版专著11部,主副编教材10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发表教改论文14篇,获各级各类奖20项,并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源泉。
三、课程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
(2)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的管理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索性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理论前沿问题和实践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逐步增强学生的学术意识。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本课程以“知识整合与思维创新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技能提升相结合、校内仿真模拟与校外企业实习相结合”的“三结合”指导思想,积极运用实践性教学方式,灵活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本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包括:提前分发案例材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阅读、资料检索和分析讨论,并提出小组意见,然后在课堂上发言并由教师讲解、总结。案例教学法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也能起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本课程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一个特色是,特别注重本地化案例的采编,在教学中积极使用本地化案例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对本地区著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经验进行了解,并在课下进一步搜寻相关信息,结合实际进行深入思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式教学法。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其学习的主动性,本课程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尽量避免单纯的理论灌输,实施积极互动。实施过程一般为:循序渐进地诱导、启发、鼓励学生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讨论,再由教师总结、答疑,做到深入浅出、留有余地,给学生深入思考和进一步学习的空间;教师还就一些重点或热点问题通过布置思考题或论文式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到图书馆查找相关答案,教师对其进行点评,尽量增加学生发表自我见解的机会。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够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程准备,更深入地发现问题,更活跃地参加课堂讨论,学生之间相互启发,进而又促进了教学,实现教学相长,扩展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3)参与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是启发式教学法的进一步延伸,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实施中不再单纯依赖教师讲授,而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尽量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和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本课程组教师常用的参与式教学方法是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就教师讲授的内容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此外,还经常采用小组讨论(或辩论)、专题演讲、情景模拟(如模拟招聘)等方式。这些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4)实践教学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理论与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本课程积极采用了实践教学法。一方面,本课程通过利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拟系统软件”进行相关模拟操作,加强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直观感受;另一方面,本课程利用我系为课程实践、参观见学和毕业实习建立的稳固的实习基地,组织学生进行企业参观、交流、调研、讨论、完成实习报告。这种实践教学法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具体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领悟到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所起的作用,加强了知识的横向沟通和综合运用,激发了学生研究问题的积极性,不仅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而且强化了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增强了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市场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的提高。
五、课程主要特色及创新点
(1)实践性教学。本课程在教学中一直注重实践性教学,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验、利用实习基地开展参观见学、课堂情景模拟、课下作业训练等方式加以实施。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实际,能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索性教学。课程组教师能够经常捕捉前沿信息,密切跟踪前沿理论,积极进行科研探索,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中,同时,在课程的每一章为学生提供一篇“研究性探索资料”,以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理论前沿问题和实践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逐步增强学生的学术意识,形成良好的教学相长、教研互动的局面,促进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3)拓展性教学。该课程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资源,设置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公共邮箱”,既拓展了教学时间(由课上到课下),又拓展了教学空间(由课内到课外),既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学习疑难、实现对学生的分类指导,又有利于资源共享、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为民主性教学提供了平台。
六、课程建设规划
1、课程建设目标
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充分调动教学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其整体优势,引导其改革创新,力争三年内将本课程建设成为“具有高素质的教学团队、科学适用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优良的教学效果、鲜明的教学特色”的自治区内一流、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精品课程。
2、课程建设内容
(1)更新教学内容。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不断探索,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不断运用新的研究成果,因而使得教学内容应得到不断的更新。
(2)完善案例教学,特别是不断加大“本地化”案例的比例。针对目前本课程主要选用“本土化”案例的情况,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和发展动态,在教学中不断增加内蒙古“本地化”企业的案例,使得学生从熟悉的企业案例中更深入地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更准确地把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动态。
(3)深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本课程在总结原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兄弟院校同类课程的先进教学经验,尤其是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选择既先进又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4)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
(5)加强教学研究。本课程组教师通过教研室活动、示范教学、课程讨论会、教学互动等形式,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